歐美設計
健康辦公研究所
人才中心
2021年3月25日,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就浙江圣奧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訴廣東中山DO公司侵犯其知識產權案【(2020)京73民初243號】一審作出判決,依法判令DO公司立即停止制造、許諾銷售、銷售侵犯原告浙江圣奧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享有專利號ZL201630529810.6、名稱為“接待臺”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產品的行為,并賠償原告浙江圣奧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經濟損失280萬元。
在我國,家具產品專利維權這條路并不好走。家具屬于傳統產業,進入門檻較低,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行業存在產業大而不強、創新能力較弱、知識產權意識淡薄、模仿抄襲較為普遍等問題。一些原創品牌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,經過較長時間精心開發的新產品,上市或展出后不久就有模仿的產品出現。而這些抄襲的產品因不需要分攤研發費用,往往價格更低,嚴重削弱原創產品的競爭力,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企業創新的意愿。
雖然有少數企業拿起法律的武器, 主動維權,但卻存在取證難,投入大,周期長,賠償低等問題,導致企業放棄訴訟維權,使行業很難形成創新、保護的良好氛圍,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而本案判賠金額為280萬元,既是對維權企業的有力肯定,也是對侵權企業的有力促動,促使侵權企業重視原創研發和設計,同時也將鼓舞更多的企業加入維權行列,運用知識產權武器保護創新,激發創新的熱情,推動行業健康發展。
據了解,作為國內辦公家具行業的領頭雁——圣奧,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,重視研發設計,每年在研發和設計上,投入較多的人力、物力和財力,在行業率先成立創新研發部門——中央研究院,于德國柏林成立歐洲研發中心,攜手浙江大學聯合建立智慧家具研究中心,與南京林業大學聯合建立健康辦公研究中心等,進行前沿的技術及健康、智慧辦公行為研究,推動國內辦公家具行業的轉型升級。截至目前,累計申請專利1300余項。在堅持原創研發、創新設計的同時,圣奧還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保護,設立有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,負責知識產權日常管理、保護工作,自2013年開啟維權之路以來,先后在北京、廣州、杭州、成都、重慶、廈門等地成功維權,打擊維權企業40余家,涉及維權案件100余起。
圣奧之所以堅持鐵腕維權,用董事長倪良正的話來說,就是要喚起行業的自律。他說,只有堅持創新,企業才能做強做大,企業強大了,中國的家具行業才會強大。
知識產權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,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和激勵創新發展。專業人士認為,針對圣奧與DO公司的維權案,法院一審作出如此判決,在一定程度上表明,近年來我國家具行業知識產權維權生態得到了進一步凈化。早在2015年中國家具協會就制定《中國家具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辦法》,支持企業的原創設計。自2019年以來,國家有關部門多次發文,支持并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。2020年10月17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版《專利法》,其中增加局部外觀設計為專利保護的對象,將外觀設計保護期限延長為15年,將專利侵權訴訟時效延長為三年,并設置懲罰性賠款條框,提高最低賠償額等條款,為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利好。
在這次圣奧與DO公司的維權案中, 法院依法采納圣奧的訴訟請求,判令DO公司賠償280萬元,一方面是因為圣奧重視侵權證據的收集,在本案中提供了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計算方式及證據;另一方面也表明知識產權保護利好政策在實踐中逐漸得到運用,維權的生態進一步向好。
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,該判決不僅是對“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”的有力詮釋,而且為我國家具行業知識產權保護樹立了榜樣,能更好地提高我國家具行業的知識產權意識,推動行業形成自主創新、尊重原創、尊重知識產權的良好風氣。